革故鼎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繁荣互联网生态建设,驱动 ICT 设施升级

2021-07-21 10:09:41  来源:网络整理
 

继消费互联网的APP日活、月活、使用时长等关键指标“出圈”之后,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互联网行业内耳熟能详的热点词汇。面临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各类企业级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行业。但是,应用市场的活跃仅是互联网行业从下至上整体升级的冰山一角。随着传统企业借产业互联网东风,逐渐深化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整体生态发展出现新的特征,驱动底层ICT基础设施与时俱进,升级技术能力,深化行业理解,持续丰富互联网生态建设。

互联网生态发展新特征

随着消费互联网已影响千家万户,产业互联网正遍及千行百业,数字经济背景下,行业数字化升级,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新的商业环境下,互联网生态发展环境、发展路径、发展策略和发展效果均呈现新的特征。

1?发展环境——资源服务化,能力模块化,应用定制化

如果将抽象的互联网具体化,多数人可能会联想到一张纵横交错、点线相连的网络。但是,与公众的认知不同,互联网的本质是一个层次分明的层级系统,从下至上包括三个层级。首先,基础层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偏重硬件的基础设施和偏重软件的基础资源。当前,云计算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建设的底座,带动底层软硬件的解耦,互联网底层资源(计算、存储、网络)也逐渐从产品化向服务化转变。其次,中层由偏重资源整合的资源工具(如数据库、云原生)和聚焦业务发展的能力工具(大数据、人工智能)构成。能力模块化是其发展的主要特征,即通过将不同功能封装成模块,并提供不同接口,以实现敏捷、灵活的部署和交付。最后,通用型应用和专业型应用组成了互联网系统的顶层。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由于各行业的数字化基础不同,数字化进程存在差异,因此顶层应用需要更多结合行业特征和场景特点,提供更多定制化能力以适应企业数字化发展差异。

2?发展路径——从“求同存异”到“因地制宜”

互联网生态发展路径正随着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演进而产生新的变化。现阶段,互联网发展正处在消费互联网渐入瓶颈,产业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更替期。互联网生态焦点也逐渐从“求同存异”转变为“因地制宜”。消费互联网行业的生态建设,是以个人为中心,以互联网内容/应用企业为主导。由于消费互联网是以流量竞争为核心,因此发展路径集中在求同存异,以满足多数用户的诉求来获取流量,并引入伙伴以实现对消费者需求场景的全覆盖来巩固流量粘性。在经历了囤积需求流量、拓展渠道流量、创造差异流量三个阶段后,消费互联网行业格局基本稳固。几家头部互联网企业通过构建生态,对内更好地实现资源集中,对外扩展企业的服务边界,整体生态环境呈现出“几支独秀”的状态。反观产业互联网的生态发展,是以企业为中心,厂商竞争集中在能力和服务。因此,主导厂商已不局限在互联网内容/应用企业,而是下沉到更广泛的IT厂商,如基础设施厂商、云厂商、集成商等,生态环境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由于服务客户的类型丰富,所处行业特点各异,因此生态构建需要结合行业属性,因地制宜订制解决方案,不能期望“一招鲜吃遍天”。因此,厂商根据自己所处互联网层级,引入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和能力的匹配,能力和服务的互补,服务和需求的契合。

3?发展策略——打通生态链,联接生态圈

互联网生态发展战略,总体可以概括为“合纵连横”。互联网生态系统由纵向的生态链和横向的生态圈组成。互联网生态链更关注的是互联网行业内部的生态建设,建设的重点是能够“取长补短”。根据企业所处互联网产业链的位置,通过引入合作伙伴,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进而更好地布局企业自身业务。生态的参与者,多以经济效益为纽带,目标是形成完整的业务闭环。互联网生态圈更强调互联网行业与外部其他行业的联接,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相得益彰”。根据企业所在互联网圈层的定位,针对业务场景和行业特点,融合不同行业合作伙伴的能力,打通互联网不同层级,从而更好地服务行业客户。生态的参与者,多是以企业定位和企业能力为基础,目标是构建开放的发展环境。因此,生态链的本质是“完善”,生态建设更多考虑“0.5+0.5=1”,生态圈的核心是“赋能”,生态拓展更多聚焦“1+1 2”。

4?发展效果——“加法”跨界,“乘法”发展,“指数”升级

由于终端用户(个人/企业)更多是通过应用软件,逐步了解和体验互联网和不同产业的融合程度。因此,从最终用户(个人/企业)的视角,结合互联网系统层级,从上至下的观察互联网生态,可以看到互联网数字边界的扩张,即“互联网+”模式的推广,往往是通过顶层应用,结合行业特性,演变为行业定制化应用,触达更多行业内群体实现的。每当互联网顶层应用通过加法完成一次行业跨界,集成的功能、聚合的伙伴、服务的终端,以及互联网生态所覆盖的范围都将成倍增长。而倍数扩张的主体数量和业务内容将会产生指数级的能力和资源需求。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顶层应用逐渐从产品化走向服务化,基础资源也逐步从物理资源转变为抽象资源,进而带动底层ICT基础设施也从早期仅聚焦在输出资源和技术,转变为结合行业特征和企业数字化需求,提供广泛的能力和平台。产业互联网已一改消费互联网的生态格局。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更像“独木成林”,云计算的应用已通过分布式的能力,将“独木”变成“森林”。而ICT基础设施则是为整片森林的繁盛和生态的繁荣提供必要资源和能力的数字化土壤。

ICT基础设施

为互联网生态建设提供数字化基座

互联网生态的繁荣有助于参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以互联网为媒介,以云数智能为工具,集合多方优势力量,在数字化进程中实现“华丽转身”。作为底层支撑的ICT基础设施,不仅需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和基础资源,更要成为助力互联网生态繁荣的数字化基座。但是,当前能提供ICT能力的厂商却往往面临着技术升级与行业布局难以兼顾的矛盾。因此,打通数字化能力与行业应用的鸿沟,用领先的技术能力赋能行业发展,以前瞻的行业洞察指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让数字化和业务两者并驾齐驱,将是ICT厂商持续赋能互联网生态建设,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1?能力层面——培育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数字化沃土

数字化能力的深度影响业务的高度。一方面,ICT领域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将为企业提供更强的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设施,进而在基础层提升企业的信息化能力。而坚实的信息化基础,是企业日后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第一步,将有效提升企业数智化升级效率。另一方面,云数智的协同发展,为互联网生态发展持续提供资源和能力的保障。底层的硬件基础设施,则是承载云资源和云能力的重要构成。因此,在ICT发展规划中,既要突出云的作用,以云为导向去部署和升级ICT产品。也要考虑云计算与ICT设施的软硬协同,让ICT硬件和云可以相辅相成,更好地发挥云计算的效果。例如,近年来华为在云计算领域成长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华为云的背后,是华为在ICT基础设施领域的深耕和投入,将数字化能力不断深化,从下至上构建统一、完整的数字化底座。华为在根据行业特点和客户需求制定云策略的同时,不断对服务器等硬件产品配套升级,以驱动云规划的落地和云能力的实现。并建设智能数据中心为硬件安全、平稳、可靠地运行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

数字化能力的广度影响服务的宽度。行业数字化转型是覆盖多主体,多圈层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因此,完备的ICT基础设施,既是实现互联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互合作及交融的前提。更是与其他生态系统,如: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生态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紧密联接,共同实现互联网生态边界拓展的必要工具。例如,华为的基础设施完备性体现在:既有覆盖数据中心L1到L3层的物理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能源、数据中心计算、数据中心网络等硬核设备;也有云上基础设施,包括视频、电商、游戏、在线教育等互联网子行业的解决方案。

2?行业层面——深化业务理解、优化业务场景

业务理解:从互联网系统层级看,虽然ICT基础设施属于互联网底层,但仍需要对顶层业务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匹配顶层应用,发挥其资源和能力价值。业务理解包括两方面:首先,互联网生态建设布局的中心,仍然需要着眼于最终客户。因此,为明确客户需求,ICT厂商的服务链和服务内容需适度延长,不能仅局限在后期部署,更应着眼于前期咨询和规划。其次,虽然产业互联网覆盖众多领域,但ICT厂商仍要明确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重点下沉到具体行业,了解行业特征,进而以点带面,更好地推广和复刻行业生态模式。例如,华为一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升级“全栈”规划能力,系统性为客户进行全局性的ICT规划,并联合生态伙伴共同加入解决方案设计,形成独到的生态建设策略。

业务场景:针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行业的新现象,如:大数据规模、多数据类型,和行业的不确定因素,如突然的大流量并发,高流量峰谷等特征。ICT基础设施需要针对潜在业务场景,更好地准备相应方案,提供所需的底层资源,对不同业务场景的资源需求提供有效支撑。同时,ICT基础设施在着眼于为数智化升级提供通用性资源时,也需要结合行业特征及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行业客户的发展需求。

(编辑:互联网)
免责声明:人民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