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记者 潘婷 王宏)讯,我国人口老龄化正步入“快车道”,作为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上海也是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上海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老龄事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趋势也特别明显。
近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将建立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匹配的老龄事业发展体系。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三大基石”,夯实积极老龄化“健康、参与、保障”三个支柱。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朱铭来对财联社记者指出,相比上一版,此次《规划》更加具体、细化,更加重视不同性质养老基础设施的针对性,通过要求护理人员持证上岗提升服务质量。此外,要在长护险试点基础上发展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失智老人的护理。
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上海布局养老产业迫在眉睫。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581.55万,占23.4%;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533.49万,占36.1%。预计到2025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常住、户籍老年人口将超680万、570万。
为此《规划》指出,夯实社会财富储备,着力健全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结构合理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完善老有所养的养老保险体系、健全老有所医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完善弱有所扶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满足多元需求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无疑是上海在未来五年重点建设的领域之一。据了解,2018年,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即在上海全市推开,仅2020年就完成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34.4万余人次,惠及老年人达42.7万人。
《规划》显示,未来五年,上海将优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体系和配套支撑体系,完善需求评估机制,规范护理服务供给,强化基金监管。研究建立体现个人、社会、政府多方责任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不断完善保障对象和支付范围,优化长期护理保险支付机制。
同时,支持推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参保需要。发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于建立长期照护体系、促进疾病诊疗、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的有机衔接和有序转介作用。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
新增认知障碍老人护理指标
通过对比上一版,财联社记者发现,《规划》指标类别增多,新增了社会参与和老龄产业两个发展维度,利于顺应形势变化和群众要求,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指标增至24个,包括重度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保障范围覆盖、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持公益护照老年志愿者年平均服务时间、公共服务类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率等。
社会参与中的老年志愿者,在此前已有所要求,即宜居环境中的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预期达到50万人。不同的是,此次《规划》不仅要求注册人数达200万人,还要求年平均服务时间达500万小时。与此类似的还有护理员新增数及其持等级证率。
对此,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朱铭来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要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基础上,实现照护服务领域更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在要求养老床位、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数量基础上,强调了不同性质的护理机构、护理床位。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特别强调了对失能老人的护理、新增老年认知障碍指标。过去,养老是一个笼统概念,将失能与非失能混在一起。失智老人情况特殊,会出现一些破坏性行为,因此,在照料失智老人的同时,要注意将失智老人与其他失能老人分开,独立形成一个照护体系。
朱铭来还表示,实际上,我国养老产业起步时强调失能和重度失能;现在,上海逐渐覆盖对失智人员的护理工作,体现了其养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较为领先。此外,通过对护理人员提出持证要求,强调人员质量,体现了养老专业化管理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此前也指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资源共享、养老服务壁垒被打破,上海市民选择到浙苏皖三省养老日益普遍。相较全国其他地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养老形势更加严峻。
周延礼强调,在加强人才培育体系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上海等地在科创教育方面的辐射带动功能。从专业人才培养、课题项目研究、平台共享共建等方面探索健康养老专业能力提升新途径,为打造形成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的一体化格局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