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赵红红:新中式建筑建设 要神似而非形似

2019-09-16 19:03:05  来源:网络整理
 

9月6日下午,由搜狐焦点携手中房金融地产国际商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金融地产教育中心、中山大学房地产EMBA同学会联合主办的栏目《中房睿见》在搜狐焦点直播间举办。

本次栏目特邀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房地产EMBA兼职教授高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红红;中山大学房地产EMBA同学会营销策划设计行业分会会长李爱刚共话“专家视角里的中国建筑70周年变迁史”,探讨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论坛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红红发表了新中国建立70年来建筑发展的一些看法。

在他看来,广州建筑在建国初期乃至改革开放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像白云宾馆、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等都创造了中国的第一。

在谈到建筑设计方面,赵教授提到因地制宜必不可少。例如西安古城是以围绕历史发展建设,桂林、苏州、杭州则是以打造风景园林城市为目标。这几年来房地产企业发展很快,千城一面、千楼一面的现象屡见不鲜,突出各城市的特点是值得人们思考和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基建大国,大型项目非常多。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的建筑设计师自身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赵教授提到中国的建筑设计从早期的模仿到现在已经开始逐渐自主创新。例如珠江新城的建设,它的图纸都是国内建筑师设计。中国的建筑设计师正逐渐自信起来。

那么,中国的建筑设计师还有哪些不足呢?

赵教授认为,中国的建筑设计师在以下三个方面仍需提高:

1、建筑理念要提高,不能偏向物质方面的设计,建筑对社会、对生态、对文化精神提升需要设计师们去考虑。

2、建筑技术要提高,如生态、节能、低碳技术等。

3、建筑要与生态结合。

正如搜狐焦点广州公司总经理陈桂林先生的总结,目前国内颜值好看的建筑很多,但内在美的建筑实在太少。

正因为建筑要减少能耗,他提到,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本身拥有节能、抗震等优势,是最值得思考、重视以及研究。

在演讲最后,他坦承,目前中国建筑师地位不高,其道路曲折,但只要坚持,前途就是光明的。

在提问环节,赵教授解答了现场观众关于城市更新改造、建筑系学生教育、广深关系、中式建筑的问题。

他提到,城市更新改造,本质属于开发性建设,其实国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城市的大规模改造,这带来了城市破坏,引起很多问题。广州也是意识到,城市更新改造已经转变成小规模的修补,增量开发转为存量开发,特别注重周边的配套服务。

在教导学生上,赵教授提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育方式,低年级学生以学习单体建筑为主,到高年级的时候开始普及城市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广深关系方面,他表示,广州本身有自己特点,无需与深圳比较,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独立发展的。

在中式建筑方面,他讲到,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提升,文化回归现象开始发生。中式建筑要做到神似,而不仅仅形似。

总的来说,完全的模仿是最低层次的,符号的删减是中层次的,神似才是高层次的。岭南的中式建筑应该是创新,与生态环境结合的,中国更要形成自己的建筑文化!

精彩花絮

(编辑:佚名)
免责声明:人民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