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诸多体量不同、出身迥异的公司积极参与,智能家居领域的“合纵”与“连横”逐渐显现。放眼全球范围,2013年12月,美国高通公司主导的AllSeen联盟成立,联盟以高通的AllJoyn开源项目为基础,以打造智能家居事实标准为目标。先后有包括海尔、LG、松下、夏普、思科、微软、AT&T等在内的80余家成员加入了联盟。
智能家居在近一年的时间成为了蓝海,人人都知道这将是个巨大的市场,想一想曾经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一些炫酷的生活场景将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变为现实,科技将更深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这本身就足以让人兴奋不已。但落实到如何具体实现,其实现在还是有不少问题,各个方向的探索在不断进行着,这并不是仅凭硬件制造商单独的力量就能完成第一件事,在互联网时代,硬件的地位虽然也重要,但其重要性与“信息”相比显然要差一个量级。
智能家居的核心要点就是要进行人机信息交换,要做到这点,联网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将所有智能家居硬件接入互联网是一个前提条件,这一条无须作过多的说明。在接入互联网的同时,智能家居的这些产品本身也要处于同一局域网下,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智能家居硬件群的独立性。“网”,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局域网,对于智能家居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离开这个智能家居就无从谈起。
不过,智能家居不只是简单的联网,联网之后的下一步——人机信息交换才是重点。你给机器一个指令,它能明白这条指令的意思,还能根据你的指令去做相应的事情。如何给机器发出指令?输入文字也好,直接对它讲话也好,不管哪种方式,它能明白你所表达的意思就行了。举个例子,你在电脑CMD界面输入一条指令,让它列出所有硬盘分区,它就会给你相应的反馈。对于懂一点电脑知识的人来说这个操作不算什么,但在如今的智能时代,依靠文字指令来运行已经显得有点落伍了。对于人类来说,最自然的交流方式就是谈话,所以,用语音指令代替文字指令也是个大趋势。
那么在这么一堆家居产品中,有哪个更适合应用语音指令呢?
表面的入口与隐形的入口 现在智能家居存在入口之争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对于传统的白色家电和黑色家电来说,智能化几乎成了它们突破创新的救命稻草。入口就是控制,也即管家之争。你不可能对每个智能家居产品发号施令,也没那必要,你的家里只需要一个电子智能管家就够了,通过它来帮你管理运行其他各个处于局域网的机器。
手机依然是智能家居的隐形入口
到底谁适合当这个管家?有的说是手机,有的说是路由器,有的说是音箱,有的说是电视,有的说是冰箱,有的说是空调,还有的说是门锁,五花八门。但在语音指令当道的时代,跟谁讲话很值得推敲一番。手机可以吗?当然可以,不管是文字指令还是语音指令,手机目前来看几乎是兼容最好的产品,但它更多的是一件移动通信工具而非家居产品,这一属性使其多少缺那么一丝居家的轻松气息。
对着冰箱讲话是不是略显怪异? 除了手机还有谁呢?冰箱吗?你觉得一个人对着冰箱说话是不是有点怪异?同理还有空调、洗衣机之类。你要和机器交流,机器也要给你反馈,让一个机器说话,选来选去,也就音箱比较自然一些,因为它本来就是用来发出声音的一个物品,你不会觉得有违和感。有的人说电视不也能发出声音吗?没错,电视是能发出声音,但人们更倾向于它的视觉传达功能。所以就目前的情况综合来看,音箱可能是最适合做智能家居入口的产品。
音箱作为智能家居时代在人机语音交流方面最为自然 就现阶段的智能家居实现情况来看,音箱准确地说应该是表面的智能家居入口,隐形的入口还是手机。智能音箱要加入局域网,还得通过手机APP操作才能实现,虽然在使用的时候这只是最初的一步,联网之后也可以不用再管了,但这毕竟揭示了目前阶段手机在智能家居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而且在智能家居远程操作方面,手机更是体现了其作为移动终端的重要性。不过,如果我们将使用地点限定在居家环境中的话,音箱显然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一个智能家居入口。
机器的语言识别与反馈仍是瓶颈 与智能家居入口问题相比,机器对于人类语言的识别与反馈仍然是目前智能家居的一个瓶颈,令人沮丧的是在短期内这个问题估计难以得到改善。人类语言的极端复杂性,使得机器对人类语言的识别与理解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当年Siri在iPhone4s上出现时,人们一片欢腾,以为智能语音时代马上就要来临。然而几年过去了,颠覆性的变革依然没有到来,不管是苹果Siri还是微软小娜,小黄鸡还是小冰,抑或其他智能语音助手,在“智能”方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进步。
Siri其实并没有多么“聪明” 目前机器对人类语言的识别,总的来说文字要略好于语音,因为语音的不确定因素更大,即使是同一种语言,如果有方言因素的干扰,对于识别都是很大的障碍。但即使是使用各国的标准国语和规范语法,机器对于语义的识别也停留在相对简单的层面,更遑论比标准国语要复杂得多的日常口语。现阶段的机器更多的是对单条指令进行反馈,而与其进行包含上下文语境的对话依然比较困难,出错率非常高。以京东的叮咚智能音箱为例,对于发音标准、语法规范的单条语音指令来说,它基本能做到比较准确的识别与反馈,但想与之进行语境对话仍然不能实现。
对于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智能机器人依然做得不够好 如果我们通过智能音箱得到的控制只能是打开或关闭某一另外的机器,那这还不能称之为智能,只能称作是语音遥控器。智能音箱不仅要听懂你说“晚上8点开始洗衣服”,还应该听懂“使用标准模式,水温30度,洗完后烘干”这样的复杂指令,甚至能明白“晚上先不要洗衣服了,等我去趟超市回来再说吧”这样的更加自然的人类语言。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通力配合才能实现。目前,机器对语言的识别与反馈仍然是智能家居的一个瓶颈,将来如果在这方面能有突破,智能音箱才会真正成为智能家居的主宰。
智能平台之间的壁垒能否打破? 智能家居产品需要整合到一个平台,以便听候入口产品调遣,这基本是大家的一个共识。熟悉智能家居的人一定知道国内的两个大型智能家居平台,一个是京东微联,另一个就是阿里智能,当然还有一个小众的小米智能家庭。这些智能平台除了嫡系的产品,还面向众多的第三方厂商开放,毕竟光靠自己的力量和在各领域的影响力想要做闭环还有些困难。
比如在京东微联里,叮咚智能音箱就是当仁不让的智能家居平台入口,可以通过这款产品控制接入平台的所有产品。本平台内部倒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平台的选择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事情,你看中一款产品,但它可能只能在京东微联的平台用,阿里智能平台就用不了,而你正好是又阿里智能平台的用户,如果你要用这款产品,那就只能放弃使用其智能功能。
智能平台之争实际上是产品入库之争,对于第三方厂商来说,选择平台是一把双刃剑,为了利用平台的力量,第三方厂商在提供产品时需要站队,但这同时又禁绝了这款产品在其他平台上亮相的机会,有得也必有失。不过,在笔者看来,如果不能强大到像苹果公司那样完全闭环,那么最后为智能平台之争所带来弊端买单的仍然是普通消费者。
笔者认为智能家居平台的发力点不应该是区分产品上,而是应该牢牢控制住平台入口产品这个“司令部”,在这款产品的技术上狠下功夫,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语音交互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待在你的平台上,否则就算平台的产品再多,用户也会最终弃而不用。
写在最后: 给家居产品联网并不是什么难事,这只是迈向家居智能化的第一步,而智能音箱成为智能家居入口也仅仅是个开始,现在谈所谓的“智能”其实还为时尚早,什么时候机器对人类语言的识别与理解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能够与人类进行比较正常顺畅的交流时,才是智能家居时代的真正到来。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