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雄安新区生态水源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始试通水

2017-12-01 22:24:49  来源:未知
 
11月16日,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始试通水,沉沙池进口闸闸门提起,黄河水奔涌而来,进入引黄渠道,一路北上,流向燕赵大地。

为保障雄安新区生态水源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始试通水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道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改善河北省中东部农业和生态用水状况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雄安新区生态水源保障项目。工程建成生效后,河北省年均引黄水量6.2亿立方米,向白洋淀生态补水1.1亿立方米。

作为国家战略工程,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自2015年10月26日开工以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在沿线各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力配合下,工程参建各方充分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勠力同心,克难攻坚,夜以继日,注重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保一泓清流入冀,润泽燕赵大地。

高度重视 强力推进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事关河北发展大局的命脉工程、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高度重视,早在2011年即成立由副省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引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组织领导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协调解决工程前期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引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引黄办紧密围绕项目立项、征迁安置和工程建设开展工作,科学谋划、精心研究、认真制定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

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进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进行安排部署,省水利厅加强协调调度和督导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抓落实的工作合力。

工程沿线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和保定5市均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及引黄工作办公室,建立了市县两级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权责、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强化主体责任,加大协调力度。

省引黄办在省引黄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水利厅党组的领导下,在省政府各有关部门、沿线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强力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化解突出矛盾;实施专题调度;全程重点盯办,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通水目标如期实现。    

善谋实干 力保通水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进入河北的第一站是邯郸。从南而来的黄河水要穿越东西流向的卫河继续北上。邯郸市邯郸县第六店村村西,笔者看到长逾千米的倒虹吸工程。省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建设处处长崔俊波介绍:“倒虹吸解决了河道交叉问题,让黄河水在卫河之下流过。卫河长年有水,需要建设导流工程。施工中需尽量错开卫河丰水期,能够施工的时间只有大概不到半年,我们通过增加工作面、科学统筹工期,保证了质量和进度。”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途经河南、河北2省6市26个县(市、区),线路总长482公里,其中河北境内工程长度398公里,沿线共涉及引水闸、分水枢纽、沉沙池、节制闸、引排水建筑物、桥梁、倒虹吸等各类建筑物518座。

考虑到工程线路长、跨省跨流域等因素,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划分为渠首段、河南段、河北段三大单元,并同时建设,创新建管模式,采取委托地方管理和项目法人直接管理两种模式。委托地方管理模式由项目法人委托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河务局供水局和邯郸市水利局分别对渠首段和邯郸市辖区段进行建设管理。通过委托管理,调动了地方和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建设管理中制约因素向协作因素的转变。直接管理模式由项目法人直接负责河南段和其余河北段的建设管理,通过直接管理,项目法人采取“大体量”的施工总承包建设方式,改变了以往一个项目法人对多家施工单位,同步管理资源消耗大、协调对接慢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沿线设置多个节制闸,用于调节输水水量,位于衡水冀州的东羡节制闸是河北直管段最大的单体建筑物,设计输水能力48立方米每秒。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冀州段项目经理高翔介绍:“东羡节制闸为7孔闸,每孔宽8米,正常输水情况下,可完全满足输水功能。另外它还担负着防洪排沥的任务,闸门完全开启的情况下,可达到366立方米每秒,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前期工作中,引黄管理局与设计单位进行了深入沟通,制定了详细的供图计划,同时组织聘请5名专家对全线近3万张施工图进行技术审查,对施工详图进行了一次“细加工”,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引黄管理局在充分现场调研、征求各参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河北省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进度管理办法》《河北省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质量管理制度化。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管理局成立了质量领导小组,设置专职人员和管理岗位,全面负责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局与各现场建设部、各现场建设部与各参建单位分别签订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根据工程进展,管理局多次组织各建设部、质监、监理等相关人员,对工程质量及质检资料进行联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派专人跟踪落实。通过招标选定第三方检测单位,严把原材料、中间产品、构(部)件质量关。

灌溉补水 惠泽燕赵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主要任务为沿线部分地区农业供水和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缓解沿线农业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状况,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并可作为沿线地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

“引来清水是我们的目标。”在距渠首引黄闸约5公里处的沉沙池边,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项目副经理吕子阳说。黄河水含沙量比较大,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设计了占地2600亩的沉沙池,进行沉沙处理。

沉沙池分为两个池体,交替使用,定期清理。宽阔的沉沙池里,黄河水的流速变得非常缓慢,大约六成的泥沙会沉积下来。“之后,经过沿途各市县的自然沉淀,进入白洋淀的黄河水就会十分清澈了。”吕子阳说。同时,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沿途设置了多个水质监测点,确保水质达标。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示意图上,沿留固沟、东风渠、南干渠、支漳河……笔者看到一条被显著标示的输水线路,该路线右侧区域全部涂满了绿色。据了解,邯郸市境内输水线路东侧全部区域及西侧部分区域共140万亩农田为受水区域,邯郸市年受水量为1.9亿立方米,为地下水压采提供了替代水源。

“输水线路选择从濮阳引黄河水入境河北,是考虑黄河水到达河北以后,可以覆盖更多缺水区域。”省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管理局副局长李巍介绍,黄河水进入河北后,流经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保定等5个设区市,这些地方都是地下水超采特别严重的地方。河北多年平均引黄水量为6.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3.65亿立方米,可灌溉沿线农田272万亩。

任丘市的十二孔闸是黄河水进入白洋淀的最后一道节制闸,黄河水从河南濮阳渠首到达十二孔闸需要15~20天的时间。笔者看到,初冬的白洋淀比夏日安静了许多,金黄色的芦苇在水中投下倾斜的浅影,一群野鸭在淀里的残荷间游来游去。

白洋淀古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之肾”的美誉,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雄安新区生态绿廊建设的重要因子。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曾经是“九河下梢”的白洋淀经常面临缺水的困境。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正式通水后,年均可向白洋淀生态净补水1.1亿立方米。引黄入冀润燕赵,一泓清流进雄安。从天空俯瞰广袤的华北大地,引黄入冀补淀犹如河北的又一条“生态动脉”,与南水北调水利工程遥相呼应,形成“双龙”格局,引“母亲河”水奔流入冀,为建设美丽河北注入新的动力。

来源:中国水利报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人民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