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为首都水环境治理出实招献良策 河长制实现“河长治”

2017-11-28 15:45:59  来源:未知
 
一项制度,使北京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425条河道、88座水库和41个湖泊,每个都有了一位“父母官”。

2016年6月,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实施河湖生态环境管理“河长制”工作方案》,在全市推开河长制。不到一年,制度升级,从市、区,到乡镇、街道,再到村,5900多位“一把手”以“河长”的新头衔,走马上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时明确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河长制能否真正推进“河长治”、“水常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今年,市政协围绕水环境治理展开了深入调研和协商议政。

“拉”起常态化治河队伍

“河中发现漂浮物一块,已处理”,“河中水草过多,请协调水务部门打捞”……一看是名叫“河长制河道巡查”的微信群聊信息,丰台区西罗园街道办主任梁晓芳不敢怠慢,赶忙拿起手机查看。

微信群中提到的河是凉水河。它发源于石景山区首钢退水渠,流经海淀、西城、丰台、朝阳、大兴、通州六区,总长68.41公里,是城区一条重要的行洪排水河道。在丰台区西罗园街道辖区,涉及凉水河及其一级支流马草河、旱河河道4.5公里。梁晓芳便是这4.5公里河道的街道级河长。

河长制施行后,这个微信群就建立了起来。群里不仅有街道领导、科室负责人、社区书记等街道力量,还把凉水河管理处等水务部门工作人员纳入进来。西罗园街道涉河的12个社区每天都把巡河照片和结果上报,“河长”通过微信群及时了解河流动态,第一时间协调处理河道问题。

对这些新添的“担子”,梁晓芳坦言,“凉水河虽近在咫尺,但街道之前可没投入这么大的巡河力量,顶多就是发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才会跟水务部门电话说一声,问题解决起来也并不及时。”

河长制的实施,让属地不得不重视起来。

根据河长制工作方案,到今年年底,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体系将全面建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无责管河”到主动拉起一支巡河的“千军万马”。在市政协委员、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看来,这正显示了河长制这一制度的生命力。 以凉水河河道为例,其市级河长、区级河长由市领导和丰台区领导担任,往下是梁晓芳这样的街道级河长,再往下是社区级河长。各级河长承担所辖河道的“第一责任”,承担三查(严查污水直排、严查垃圾乱堆乱倒、严查涉河违法建设),三清(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三治(加强水污染、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三管(严格水资源、河湖岸线、执法监督管理)的责任。

为此,西罗园街道建立起一套“属地管理、分段包干”的完整组织体系。先是成立街道层面的河长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又让科室负责人和社区正职担任责任区段分管河长,抽调社区工作人员,建立社区河道巡查小组,每日组织两次河道巡查。

在这个过程中,西罗园街道还探索出“第五级河长”。梁晓芳说,“我们动员离退休老党员早中晚在河边遛弯儿时帮我们巡河,组织志愿者承担巡河任务,动员街道群众反映问题,真正形成人人‘共治’的局面。”

张彤委员说,河长制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首先解决了谁来管河的问题,“它极大地壮大了河流管护力量,真正形成了‘政府主责、社会共治、专业管护’结合的完整组织体系。”

北京这么多的河流、湖泊、水库,单靠水务专业部门,无法形成常态化、全方位的实时管理。河长制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在河流管理末端建起一支常态管护队伍。用梁晓芳的话来说,基层巡河人员很大程度上也是“眼睛”,“对于身边的河,我们这些社区工作者很快就能发现异常,并作出反应,问题解决的速度也会大大提高。”

河长上岸治河

岸上绿植青翠别致,河中水流清澈见底,干净整洁的亲水步道上,随处可见遛弯休憩的市民……凉水河洋桥段,一座水清、岸绿、宜人的滨水公园格外引人瞩目。

四五年前,凉水河在北京南城还是出了名的 “脏臭”。提起这里,老百姓用得最多的是“污水乱排”、“臭气熏天”、“不敢开窗户”这样的字眼。

2014年3月,本市启动凉水河治理工程,完善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其城市段河道基本还清。但岸上的违法建设、河道绿地被占、乱扔垃圾等威胁水环境的因素依然存在。

表象在河里,根子在岸上。河流的问题往往需要到岸上去找原因。这恰恰是传统河流管理体制的薄弱环节所在,以至于有“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这样的说法。

在补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后,凉水河的管理就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为确保行洪安全,水务部门在2013年对凉水河支流旱河河道进行改造。工程施工到角门附近时,却因南岸四户居民的拆迁问题,迟迟无法进行河道拓宽。水务部门虽做了大量工作,但对于这种岸上的难题却有些无能为力。

问题一直延续到了今年。河长制实施后,西罗园街道把属地内这久拖不决的难题列入年内重点工作。河长带着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协调相关部门,轮番到这4户家中做工作,终于在今年汛期前完成了拆迁。

河岸违建拆除进度也在河长制实施后得以加速。

马草河市场扩展经营空间,违规占用河边100多米长的绿地搭建16间铁皮房屋,垃圾废物堆积,威胁河流水质安全。实施河长制后,这个问题第一时间就被发现并迅速组织拆除。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现在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就是岸上的违建。”张彤认为,本市实行的污水治理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基本解决了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入河的污水主要源于雨污合流,而向雨水管线排污的多来自于违建。“按以往河湖管理体制,水务部门一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河里的问题要‘上岸’解决,河长能有效统筹整合岸上的治理力量。” 担任小中河和中坝河区级河长的通州区副区长李亚兰委员很有感触,“这项制度最大程度地整合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执行力,弥补了早先工业污染归环保部门、河道保洁和生活污水归水务部门、垃圾处置归市政部门的‘九龙治水’局面。”

地处马草河南岸的洋桥村平房区,曾是污水横流、垃圾堆积、道路坑洼等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河流水质。今年年初,西罗园街道协调区市政市容委等部门,引进环境建设项目,铺设排水管线、铺装道路、粉刷墙面,并在河道沿线安装阻车桩、架设河道护栏、安装监控设备和聘请专业保洁服务,使得区域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张彤说,河长制其实就是党政首长负责制,有了河长这一属地“一把手”的统筹调度,相关部门,如水务、环保、城管、园林、市政市容、交通等,就更容易拧成一股绳,对出现的水环境问题也更便于出组合拳。

损害生态环境 终身追究责任

前段时间,河长梁晓芳刚刚参加了凉水河河道区级河长张巨明主持召开的河流治理会议。会上,张巨明面向丰台区凉水河河道所有河长,点名通报其中一河段发现的问题,并让其他河段引以为戒。

梁晓芳坦言,河长这一职务让自己“压力山大”。“生怕自己的河段出环境问题,得拿出120分的精力。”

正如北京工业大学经营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崔铁宁委员所说,河长制搭建起的“四级河长”体系,不仅形成了严密的治理网络,也是层层压实责任、一级抓一级的考核体系。

今年7月公布的升级版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河道治理“党政同责”,乡镇(街道)级及以上河长负责组织对相应河湖下一级河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曾透露北京市河长制监督考核的思路。据介绍,河长考核拟采取百分制,其中河长制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情况占20分,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占70分,日常环境检查情况占10分。凡是发生重大恶性水环境事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在各区原始得分的基础上,根据影响程度每次酌情扣1至10分。

“是否因为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造成水环境污染损害?是否对水环境污染事件应对处置不力?是否存在挪用侵占水环境保护、建设等专项资金的问题?”驻市水务局纪检监察组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监督检查意见》,明确了实施重点问责的情形,依据纪检监察职能,加强对贯彻落实《北京市进一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河长制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就在考核是否严格。”崔铁宁委员说,最重要的是尽快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细化考核方案并监督实施。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考核之外,还应采用第三方社会力量,对河流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监督。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温彦锋委员建议不断优化考核评估体系,在水环境治理成效、组织建设等考核指标外,还要加入群众参与度和群众满意度的指标,并将其纳入河长最终考核结果,督促属地广泛动员起巡河治河的群众力量。

来源:搜狐新闻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人民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