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领域的技术发展往往要经历非常漫长的准备过程,例如高通开始5G的研发是2006年,而5G的正是商用是2019年,中间隔了13年。实际上这还比预期提早一年,在ITU里5G的名称是IMT-2020,也就是5G最初预期发布时间是2020年。而现在5G商用两年后,大家也在热烈的讨论6G的发展了。在9月27日举行的“高频通信产业技术发展论坛”中,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晧谈到,发展6G要经历5G毫米波,6G的时间点会是在2028年到2030年之间。
徐晧解释了为何发展6G要先经历5G毫米波阶段,他是从流量承载能力的角度计算的。根据爱立信的调研报告预测,到2026年,每个月将产生2260亿GB的移动通讯流量,靠现有的5G Sub-6Gbps网络是无法承载这么大的流量的。而通讯业提高网络流量最经常也最直接的做法有,一扩大频谱,二提高频率。但现在6GHz以下频段频谱资源非常稀缺,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频率,也就是使用5G毫米波频段。单位毫米波频段的流量承载能力是Sub-6GHz的8倍以上,再加上频率越高,频谱资源越多,因此用5G毫米波可以应对2026年流量提升数倍的问题。至于为何不直接上6G网络,一方面是时间缺口太长,等不了6G;另一个方面是,移动通讯是由低频向高频逐步发展,跳跃式的研发难度太大。
其实解决现在5G毫米波的技术难点已经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以徐晧为例,25年前他在做博士研究的时候,课题就是毫米波网络通讯。徐晧介绍,毫米波实现商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起初业界也对毫米波持怀疑态度,例如有覆盖范围有限、仅支持视距传播、仅可用于固定位置用例、IC技术不成熟等问题,而现在这些问题都一一得到解决。例如高通就通过大规模集成天线加波束成型技术,解决5G毫米波路径损耗问题,显著提高了传输距离和折射能力;通过波束跟踪技术,提升了对移动性的支持;在高通等业界企业的努力下,5G毫米波相关元器件的稳定性和成本也显著下降。同时他也解释,虽然目前5G毫米波的成本还是比4G高,但换个角度,计算单BIT流量的成本,5G毫米波其实是更便宜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5G毫米波的成本肯定是持续下降的。
最后徐晧表示,高通一直与中国产业伙伴携手合作,例如持续不断的完成IMT-2020推进组所组织的各种验证实验,不断推进5G毫米波在中国的部署进程。他还希望继续和业界共同努力,把毫米波技术不断的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