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白衣天使的勇气——无影灯下“南丁格尔”书写芳华
新华社记者侠克、闵尊涛、董小红
她们是勇士的化身,一袭白衣,用双手护佑生命。在工作中,她们是医生的最佳拍档,她们沉稳干练,能够抚平病痛给患者带来的焦灼。虽然时光流逝,带走了青春,但对工作的热情、对患者的爱却从未改变……5月12日是第110个国际护士节。节日前夕,记者走近多位“南丁格尔”,感受她们平凡工作中不平凡的坚守和奉献。
初心坚守:站立方寸护生命
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记者见到了麻醉手术科护士长刘婷,她正与同事探讨几间新建手术室启用前的准备工作。
刘婷说:“对外界来说,这个职业很神秘。麻醉科护士作为操刀医生的最佳拍档,是成功完成一台手术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麻醉手术科护士大致可分为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等。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负责准备手术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物品耗材及各项保障工作;器械护士则需要熟悉手术的术式、步骤,在术中准确无误地给主刀医生传递所需要的器械,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一些手术需要用到的器械多达上百件,术前术后都必须逐个清点,一些器械还有精细的零部件,更要小心核查不能遗落,各项工作都要善始善终。
由于手术中要站在手术台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不能中途离开,很多护士术前几个小时就开始不吃不喝,不少人患有胃肠道疾病和静脉曲张。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这些白衣勇士们没有退缩。刘婷说:“从业30年,我一直记得我的老师在临终前的话,她说希望来世还做一名麻醉手术科护士。这是对自己的职业热爱到了骨子里,让我很感动,也一直激励着我。”
大爱永恒:我要护理到100岁
“我现在也是‘90后’,身体还不错,还有很多人需要我的帮助。”前两天刚过完92岁生日的章金媛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耄耋之年仍活跃在护理志愿服务一线。
这份毕生的追求源自70多年前的一次对话。
“当时校长问我为什么想当护士,我说,因为护士好漂亮。”章金媛老人回忆道,然后校长讲了南丁格尔的故事并告诉她:人的美是发自内心的,就像南丁格尔一样。
勤于思考的她,将护理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章金媛发现每次护士到病房换被单时,病人总是忍痛离开床位,跑到门外。几番询问后,才知道病人是为了避开换被套时扬起的灰尘。于是,下班回家,她抱起被子拆了套、套了拆,终于研究出了内折叠拆铺床法,至今仍在临床沿用。据测算,使用内折叠拆铺床法,扬起的灰尘减少了一半多。
这只是章金媛30多项护理工作临床发明中的一项,她创立的巡回护理制等理论还入选护理教科书。
1992年,章金媛退休了,这也是她人生的新起点,从医院走向社区,走向更广阔的志愿护理服务新天地。
在章金媛的号召下,南昌市17名退休护士组建了从事志愿护理服务的“学雷锋组合”。“让护理走向社区、走向群众,让老百姓人人懂护理、家家会护理”成了她新的工作目标。
如今,章金媛爱心奉献团已发展成为拥有上万名志愿者的队伍,设立了10多个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示范点,覆盖几百个社区。
“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做一辈子护理。”在70多年护理生涯中,章金媛老人不断践行着“成为南丁格尔”的人生信念。
医者仁心:用爱迎接新生
“把宝宝的头放在你的臂弯里,左手和左腕护着他的背,右臂托着他的小屁股……”护士杨秋一边给新手妈妈示范,一边耐心指导。
指导新手妈妈,从抱孩子的姿势到哺乳期饮食起居,杨秋每一遍都讲得非常耐心、细致。
作为四川省都江堰市医疗中心(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不管多忙多累,她一直秉持这份职业的初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和同事赶到重灾区向峨中学抢救生命,徒手在废墟中挖掘,边刨边哭。在这场地震中,她也失去了年仅6岁的女儿。
“那么多人受灾,不能有半点耽误,白天忙着抢救,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回忆起那段痛苦的经历,杨秋眼眶湿润,巨大的创伤让她更热爱护士这份职业。
“地震中,护士给伤者带去慰藉,带去生的希望,让我看到这份职业的伟大,激励我更加努力,不辜负身上的白衣。”杨秋说。
杨秋在医院开设了助产士门诊,给准妈妈们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她们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南丁格尔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护士”……诸多荣誉加身,杨秋对自己却更加严格,“弘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我还做得不够……”在她的感召下,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分队于2016年6月成立,目前该院已有超过200名护士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
“病人和孩子永远是我的牵挂。”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