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定制木家具》团体标准将于3月15日实施

2018-03-09 22:02:28  来源:未知
 

  随着个性化需求的提升,“全屋定制家具”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全屋定制中的猫腻,你了解多少?在3.15前夕,上海市消保委发布全屋定制消费体察报告,标准缺失、计价混乱、材质不标、费用乱结等成为行业乱象。对此,市消保委表示《全屋定制木(制)家具》上海市团体标准将于今年3月15日实施。

  混淆人造板和实木

  此次体察征集了29位消费者,涉及品牌13个,定制家具合同金额从11500元至128000元不等。而由于新业态缺乏相关标准,全屋定制设计生产安装普遍没有标准,体察的29件产品合同中,均未明示参照标准。

  没有标准,材质标识当然也不会规范。针对其中20家进行的材质标识调查中,仅有4家在合同或订单上明示主要材质,15家未注明家具使用木材、人造板的名称及使用部位,另有1家标称的材质与实测材质不一致。

  利用这个“漏洞”,部分企业甚至混淆人造板和实木,打起了擦边球。在一张定制家具产品报价单中,材料一栏标注为“SKL英伦白橡”,使人误认为是实木,企业却称“SKL”是实木颗粒板的意思,而“英伦白橡”是指人造板的颜色。另外,部分企业在报价单中,会以“白蜡木”“灰榆木”等实木的名称来描述产品的颜色和花色,极具误导性。

  费用偏差最高达23%

  另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是计价方式和费用结算。根据调查,在订合同时,企业会按展开面积、投影面积、按件计价、延长米计价等4种不同的计价方式来报价。体察中,有13家按展开面积计费、8家按件计费、5家按投影面积计费、2家采用2种方式混合,另有1家未明确计费方式。

  体察还发现,部分定制家具的实测面积、长度,和报价单、合同上标注的数据存在偏差。19个样品面积的偏差率从0.08%至23%不等,2件样品偏差率超过20%。其中,一件定制隔断柜产品,报价单中合计面积为16.64平方米,而人工测算面积仅12.77平方米,偏差达到23%。某些“狡猾”的企业重复计算面积,一件定制家具样品的玻璃门的玻璃面积包含边框,企业在计价时,先计算一次玻璃面积,再计算一次板材面,明显不合理。

  部分定制家具还存在台面板厚度偏差,五金件品牌、数量与清单不符等情况。比如订单注明板件厚度25毫米,实测18毫米,清单上写铰链16个,现场只发现13个。

  此外,消费者反映“全屋定制”的流程环节间,缺乏有效沟通和统一标准,导致最初设计与成品安装存在差异,而这些瑕疵往往要到安装阶段才会发现。比如成品安装时与吊顶不能贴合,无法满足“定制”需求等。

  团体标准3·15实施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全屋定制”行业涉及的企业多、市场需求大、价格高,但这种家具与传统家具存在较大不同,现行标准已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应加快标准的制定和出台。

  为解决“全屋定制”的定制不定、规则不清、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市消保委已联合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及47家企业,共同制定《全屋定制木(制)家具》上海市团体标准,并将于今年3月15日实施。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签合同时应与商家约定家具的材质、式样、设计要求等,写在书面合同中,以保障合法权益。结算过程中,企业应当在合同或订单中明确产品所采用的计价方式,并向消费者解释和说明,对于可能影响最终价格的测量数值、面积、五金件的使用情况,应做到准确明示和告知。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人民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