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到2018年,这十年间,红木家具市场经历了从暴涨到理性回归的过程。这个阶段,我国以红木家具为代表的传统家具的发展速度、产业规模、市场规模都是任何一个历史阶段所不及的。
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古典红木家具仅作为雕刻、工艺产品、由外贸部门组织生产和出口、市场极为少见。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中国的传统家具才又一次遇到了发展的机遇。
如果说红木家具市场发展进入轨道的“黄金十年”,当属2008-2018年了。这十年来,红木家具生产主要集中在福建仙游、广州江门、浙江东阳这三个生产加工基地,这三个基地涵盖了红木家具市场85%~90%的份额。
在广东、江浙、福建一带的红木家具生产已形成区域性产业,传统家具走向了规模化发展。
在广东,红木家具市场以中山大涌和沙溪为主。
在浙江,红木家具以东阳木雕最为出名,同时做红木家具,红木家具市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在福建,红木家具以仙游为主,同时红木下脚料的加工也较为普遍,已经形成完整的红木产业链,除了大件的红木家具外,小件红木也颇受人们喜爱,像笔筒、佛珠、佛像、锦盒等,已面向全国批发。
从2008-2013年,可以统归为红木家具市场发展的“大跃进”时期。在这短短六年内,红木家具总产值进一步增加,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红木家具市场已经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知名品牌红木家具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市场的规律也使得一些缺乏品牌的中小企业及作坊在市场上无一席之地。在部分地区,由于政府大力支持,红木家具行业正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2013年,是大红酸枝等被列为濒危树种的年份,这对于奋战在中国传统家具这片领域的从业者们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红木市场大热,大批资金以及小作坊、小企业涌入市场收获颇丰。
依照以往惯例,一年中的6-8月份原本属于家具销售淡季,但是按照2013年部分企业销售数据以及对一些流通场所的实地走访来看,市场在这3个月表现得非常“火”;而传统的“金九银十”,却并没有让企业看到曾经火爆的销售场面。
2013年6月12日,大红酸枝等红木被列为濒危树种,消费者大量购入收藏,即便此间企业对家具价格有所上调,但并不影响其购买欲望,原因是害怕再不买就错过机会了,从而造成“淡季不淡”。
由于淡季市场消费过猛,红酸枝原材料涨价后迫使企业不得不再一次对家具进行调价,于是在“金九银十”时期,购买了部分家具的消费者以及新加入的消费者开始了不同程度的持币观望。
随着经济发展调整实体经济转型,红木原料和家具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前三年消化库存,通过近年波浪式盘整。同时,在销售过程中发现,红木爱好者的年龄层次集中在60后到80后,并逐渐向年轻人过渡。红木家具的设计制作,也紧跟着新时代的步伐,更符合当代家居和年轻人的品味。
国内的红木家具市场都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广东深圳、中山大涌、浙江东阳、福建仙游、广西凭祥、云南瑞丽六大红木家具市场。由于中国家具行业发展整体放缓,国家的大力反腐政策及市场的过度炒作导致红木家具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几大红木家具市场也略显冷清。
红木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实力厂家在现在形势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一方面加强产品的质量和设计创新,另一方面在原材料产地积极开拓市场,既降低成本,又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在如此竞争条件下,弱小企业为了生存,只得通过降价迅速回笼资金,以维持今后的运营。
2014-2015年,部分红木企业和木材经销商为回笼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曾被迫将库存红木原料和家具成品廉价出售,其库存消化已近尾声。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红木行业进入市场低迷期,销售量下降较为明显,由此带来的是“商家倒闭、老板跑路、商户抗租、债主哄抢”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无外乎大的经济环境原因和行业自身问题。
从经济大环境看,近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放缓,实体经济长期低迷、出口乏力;中央“打老虎、拍苍蝇”,高端消费品交易大幅度缩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长期过剩。这些因素叠加形成了消费的大量减少,据统计,仅北京一个城市2015年比2014年红木产业消费总额就下降了40%以上。
从红木行业自身发展情况看,各地红木卖场园区纷纷上马,大量热钱涌入红木产业,造成生产极度过剩;与此同时,原材料和人工价格持续增长,产品价格依然攀升;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诸多不诚信行为搅乱了市场,使得许多消费者不敢出手。
内外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生产量在持续上涨,消费力在一路走低,产品价格不降反升,原来消费群体购买力大幅度缩水,新生消费群体又不敢出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以红木产业为支柱的福建仙游、广西凭祥、浙江东阳、河北大城等地区更是饱受其苦。
2016年前十多年间,木材市场曾出现过一整批集装箱大货车装运大量名贵红木,交易市场火爆现象,但现在由于受国际公约限定,这种景象已一去不复返,成为对过去木材市场蓬勃发展留下的一段美好回忆。
从2016年下半年起,红木原材料和家具市场出现回暖迹象。在此情况下,众多红木家具企业、明清家具爱好者、收藏家和媒体业者对未来红木原材料供应和行业前景极其关注。
2016年8月7日,南非《独立报》曾报道一篇题目为《中国流行红木家具致非洲树林被毁》的文章在国际上引发不小的关注。中国人对红木的需求激增,刺激了西部非洲至少达13亿美元的红木贸易。然而在中国的红木家具市场,生产企业的热情并未传导到消费领域,现在一些红木家具卖场早已进入凛冽“寒冬”。
2017年是红木家具行业在新常态情况下发展比较好的一年,总的家具企业增长为13.2%。红木家具行业在前八月至十月里总体形势是不错的,已经走出了前一段比较困难的局面。
从2017年年初开始,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加码,一些环保不达标、技术研发力弱、产能落后的企业将被淘汰,从而迫使建材企业升级革新技术产品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选材等绿色产业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
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也在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加强产品设计,对满足消费者需求效果不错。所以说今年形势相对来说是由比较差走向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进一步分析,年初纽约佳士得拍卖的三足圆香几创出天价,主要是因其造型优雅、材质名贵。由此可见,一件家具是否佳品,首要评估标准是造型设计的艺术性,家具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造型艺术之高低优劣。
2017年红木家具市场在名贵红木材料价格高涨、存世量递减的形势下,制作名贵精品红木家具、仿古家具,企业需定位于高端小众,朝收藏与高艺术含金量的方向发展。企业必须重视与把握好定位与设计,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下来。而在这次转型中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以更好的姿态共同推动传统红木家具行业及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十年来,红木人经历过了家具价格暴涨时候的狂喜,也扛住了市场理性整理时的动荡不安;十年来,红木人见证过海黄、小叶紫檀等名贵红木的入库,也迎来了缅花、白酸枝等“替代红木”成为了市场的中流砥柱;十年来,红木人注重过单一的店面销售,也与时俱进的将红木家具推上了拍卖会、展览、园林和网络……
2018年,我们回望过去,原材料的问题是当前红木家具制作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组织和国际舆论对我国大量进口红木原材料非常不利,由于原材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与国产材料相比有很大的制约性,无法长期稳定供应,可以预测,未来几年红木原材料仍然会紧张。
红木家具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谋求发展,比如明清家具,它的原样是什么,把它的制作工艺、高品位、高品质的部分要继承下来,让收藏家、博物馆以及一些重要的场合去弘扬中国文化。
《红木》国标逐渐显露其不合时宜之处
最后,在2017年12月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就公布了2017年第32号公告:新修订的《红木》国标即将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代替2000年制订的标准,同时,与《红木》国标一起公告的还有一个《红木制品用材规范》。至于内容,有人说可能会有红木材种的变更,也有人说会将部分材种整合成一种,具体的变更官方没有公布,我们会继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