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河北众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框线条生产车间里,一条条框线条经过流水加工、包装密封后装入集装箱,运往世界各地。公司总经理刘军介绍,这种用来做相框的框线条原料是回收的塑料泡沫,目前该公司一年可回收消化近5万吨的白色泡沫,生产框线条近60万米,2016年给沃尔玛等供货额达300多万美元,2017年开年就签了2000万美元的订单。创新转型给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沙河市玻璃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发展,沙河市已成为全国玻璃生产销售的重要集散地。目前,沙河平板玻璃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年产值320亿元。然而,该市原片玻璃产量占总产量七成之多,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大量存在,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群已深陷结构不合理的泥淖。
“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唯有积极投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通过创新驱动打造核心竞争力,精准开发拓展市场需求,沙河玻璃产业才能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沙河市委书记刘果芳说。为此,该市积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探索“政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引导企业从生产建筑玻璃向生产功能玻璃、新能源玻璃转变,多管齐下促进玻璃产业转型升级,靠科技创新来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2003年,我家就开始做初级的玻璃产品,到2013年,国内玻璃产能过剩,行业隐忧已现。如果继续走这个路子,拼价格、拼数量,很可能走进死胡同。”刘军介绍。他开始尝试深加工和绿色生产,2013年成立河北众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一是消化初级玻璃产品,做节能门窗;二是回收废旧泡沫,制成框线,再与玻璃一起制成工艺品。“早先的初级玻璃每平方米10多元,而现在多种工艺复合的深加工玻璃,每平方米最多上千元。相框、镜框等也比卖初级产品的利润增2倍不止。”
今年3月,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定,沙河玻璃荣登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制造业区域品牌30强和最具潜力区域品牌30强,品牌价值达88.28亿元。这其中,新型环保玻璃为沙河玻璃的品牌价值增添着越来越多的亮色。
目前,沙河原片玻璃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176家减少到12家,建成8个玻璃深加工园区,培育发展深加工企业600余家,深加工产品达到1000余种,玻璃深加工率达到40%以上。
刘军说,如今老生产线已全部关停,企业只专心做深加工和工艺品。“不过,我们生产的相框等还不足国际采购商每年采购量的1%,成长潜力非常大。另外,防雾型浴镜、防辐射画框等也在研发,厂子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