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老城区产业如何振兴

2017-07-20 22:56:12  来源:未知
 
  眼下,“城市更新”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关注。专家认为,区域级的城市更新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法宝。老城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禀赋优势,通过打造平台集群来为新经济、新产业发展提供底层土壤。
  区域竞争将是“触点密度”的竞争
  当前,各大全球性城市均出现了创新产业从外围产业园区向中心城区回流的现象。纽约因曼哈顿核心区聚集了大量科技型创新公司而诞生了“硅巷”模式。在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片区,大量的创新空间、联合办公也吸引了众多创业公司聚集,并带动了多个融合休闲与新型办公的复合空间更新开发。
  仲量联行首次提出了中心城区创新吸纳力的新视角——“触点密度”,从人与公司的行为模式出发,剖析影响创新经济聚集的重要变量,并可从质量、数量两个维度评估“触点密度”。其中,包括以下四个重要的“触点”。
  人才触点:根据仲量联行的研究发现,创业公司选址考量的第一要素是人才聚集度。创新企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供给提出旺盛需求。实践证明,企业与技术、研发、运营、设计等专业人才的接触效率,是吸引回流老城区的首要因素。
  资本触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演变,需要各类型金融资本的合作。创新企业能否以最高效率接触到创投、私募、VC等优质资本与知名投资人,转化为助力企业发展的投资行为,这对创新经济的选址影响重大。
  社交触点:创新经济的核心是年轻人,提供多元化的社交场所成为区域更新的重要课题。某种程度上,一个区域咖啡馆的密度和创新经济的聚集度会呈现出极高正相关性。
  文化触点:文化载体不仅仅是供观赏的历史建筑,还需要构建出吸引新一代人群的生活方式,诸如LiveHouse、艺术空间、都市剧院等设施将在区域竞争力上扮演重要作用。
  老城区具有四大先天优势
  专家认为,城区有自己的先天优势,在面临外围产业园区、城市副中心等竞争格局下,老城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禀赋优势,形成城市更新开发的着力点,这些优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中心辐射:老城区的地理空间往往是城市的几何中心点或者重要交通节点,这也是企业可以最高效接触到客户的地理优势,尤其对于法律、会计、评估等专业服务业更是如此。中心区位对于企业高效辐射全市全域的经营效率仍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城市记忆:老城区往往具有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城市记忆与市民情感的中心,通过对历史建筑、街区的改造提升,进行文化活化,提升老城区的文化地位。
  多元配套:老城区往往坐拥城市核心商圈,商业自发形成了规模效应,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等业态分布密集,这也与企业愈发强调配套与服务便捷性的选址趋势相匹配,并能够为高端人才提供充分的交流空间。
  知名度:城市中心区因为历史的沉淀往往具有较高的对外知名度,在此基础上,促进商、旅、文的一体化发展,也是发挥中心效应、实现产业提升的重要着力方向。
  老城区产业振兴可借鉴的模式
  专家认为,从整体运营的角度看,中心城区可以通过打造平台集群来为新经济、新产业提供底层土壤。应重点打造好以下四个平台。
  创新平台:具备产业孵化能力的高品质众创空间、孵化器在众多城市仍是稀缺资源,符合新一代公司人对高水准办公空间的需求,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服务链条,这是中心城区打造创新经济的重要保障。
  资本平台:产业金融与科技金融是两大关键平台方向。从国家政策的导向看,金融与实体经济,尤其是创新经济的结合是大势所趋。资本的发展逐渐形成成熟的生态圈层,能否搭建出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金融生态体系,将极大地提升中心城区的产业吸引力。
  社交平台:以年轻化消费为特色、全时段业态为支撑、社交场景的打造为亮点,中心城区的配套功能仍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这也是吸引新一代公司人的重要维度。
  文化平台:中心城区应该成为城市的活力中心、节庆中心、事件中心。文化平台的打造,不仅仅可以提升中心城区的活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整体的区域运营,中心区作为一个城市的“流动剧场”,将成为不同的思维、经验、观点相互碰撞、交流的场所,而这种碰撞、交流,是被城市实践所证明的激发创新的最佳场所。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大城市主城区土地供应量日趋紧张,位于核心区的土地更少有出让,而现有的物业已无法满足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改造的范围在扩大和延伸,区域级的城市更新日渐被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人民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