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丈量世界 用心丈量人生 ——同济EMBA访王广斌教授

2017-03-31 14:28:37  来源:未知
 

  前言

  王广斌教授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话语温和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时不时抛出连珠妙语,令人感到随和与亲切。作为同济经管的副院长,王广斌教授身兼中国建设教育协会BIM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副主任等多职,在自身的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平日工作繁忙,但他常年坚持跑步,并两次参加“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

  这使得王广斌教授与世人眼中端坐书斋、穷首皓经的学者形象大为不同。但在提及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建筑信息管理时,王广斌教授依然是学者情怀,他对目前建筑信息模型BIM在中国应用发展的形势颇为担忧。但在对现状深沉而痛切的批评中,却深藏着王广斌教授对BIM在中国应用发展的深切期盼和长远展望。

  在整个访谈中,他还以理性的思辨精神,对这个时代面临的挑战和商业变革的趋向,以及在这种挑战和趋势下商科教育必须进行的革新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古语有云: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人。访谈中王广斌教授的言行举止都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他内心蕴藏坚实的力量,敢于直面严峻的现实,并以无畏之精神迎难而上,能藉由每一次挑战的契机,获得人生的进步与升华。让我们潜下心来,认真聆听和感悟王广斌教授“用脚丈量世界,用心丈量人生”的智慧。

 

 

  正文中Q&A分别指:Q 同济EMBA    A 王广斌

  Part 1  急速变革的商业社会

  “一方面,在未来的商业模式当中,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密切相关,信息不对称将消失;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和商业链条中,越不具备重要性和价值的部分越会被替代。”

  Q:您认为在今天这个飞速变革的商业社会当中,它的一般规律或者一般形势是怎样的?它的方向或者它的趋势在哪里?

  A:IBM每隔两年有一个针对全球5000多位CEO和一些公共部门领导者的调查,提问主要针对未来整个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具有卓越竞争力的组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个问题是让调查者对“影响组织的外部关键因素排序”,在2004、2006、2008年的调查中,市场和客户都被排在前列。但2014年的调查中,技术因素超越了客户和市场,排在了影响组织发展的外部因素中第一位。

  Q:看来CEO们对技术越来越重视了。

  A:之前CEO们不用太关心技术,懂技术的人(如总工程师、CTO)关心就好了,但现在技术对组织的影响至关重要。很大的原因就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几乎已经对所有商业模式、组织行为、管理方式和价值观点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和变革,这是CEO和公共部门的领导者们不得不关心的。在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因素的重要影响下,所有行业都应该关心技术发展。技术的一个特征就是更新换代很快,这跟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很不一样,后者相对比较稳定。

  Q:您说到技术革新很快,而思想和价值观却相对稳定,两者的不匹配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A:这会很容易造成人们的焦虑情绪和迷失感。即使身处走在知识和技术前沿的高等学校中的我们身处其中有时也无法很快完全适应新技术的变革。对大众百姓而言,在固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道德等约束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其迭代周期的缩短可能给他们造成更多的焦虑。

  Q:这种焦虑应该是能够化解的,可能关键在于人们转变自己的观念,以适应技术的变革及其引起的商业模式的变革。那么,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技术引起的一系列变革,其发展方向会在哪里?

  A:IBM的调查发现,未来业绩出众的组织会出现三个特征。第一个是精心打造互动客户体验,能让客户体验式地参与到整个产品或服务的研发过程之中,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体验经济”和个性化。客户直接体验式地参与整个产品/服务的设计和生产过程,而不是等这个产品出来再去找客户。在建筑业,过去之所以很难做到“客户体验式参与”,主要是每个专业技术工种都有自己的一套“专业语言”,客户根本就不懂,建筑师用的是一种表达方式,结构或机电工程师用的又是另外一种,每个“专业语言”对客户来讲看不懂,都是“对牛弹琴”。今天,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如BIM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可以让客户不受专业限制。直接体验式参与建筑产品的设计和施工,这是业绩出众的公司的第一个特征。

  Q:第二个特征是什么呢?

  A:第二个特征体现在供应链和合作伙伴上开放性合作。比如说福特或大众的一个厂到了上海,它可能带来几百个零部件供应厂商,这就形成了一个供应链或产业链。过去的产业链上,你可以看到上游和下游之间并不互相了解,彼此就如同“黑箱子”,不能照顾到整条产业链的共同发展。而在未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会进行开放性的合作。现今的竞争不只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客户要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研发,那么面对客户的影响,整个产业链就要求更开放、更紧密的合作,不能再是供应链条上的一个个“黑箱子”。

  Q:看来第二个特征和第一个特征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三个特征会是什么?

  A:第三个特征就是在产品/服务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逐步走向数字化,并和实体产品和过程紧密融合。过去造一间房子,只要把房子本身造出来就行了;现在除了交予客户物质的属性之外,还必须交给客户数字化的产品。所有生产的过程、产品、组织、对象等等全部是数字的模拟、分析,都是数字和实体的紧密融合创新。

  Q:相当于一个数字档案?

  A:是的,一个数字档案,所谓的信息化就是指产品/服务本身和生产过程中,信息化、数字化的含量越来越重,信息和数字所占价值也越来越大。对建筑业而言,长远来看,未来有形的实体建筑的价值是会降低的,而数据和信息的价值则会增加。如果用几个key words简单概括一下如今的技术突破的话,第一是技术,第二是客户,第三是合作;如果说有第四,那就是数字化。

  Part 2 以BIM技术颠覆被上帝遗忘的建筑行业

  “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被上帝遗忘的行业,这个行业仍然是按照13世纪的工作方式在从事着生产……现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BIM等突破性技术的出现,会让整个行业发生彻底的变革,但除了技术本身外,还需要行业环境、组织流程以及人员教育等多方面协同提升来共同推动。”

  Q:我了解到,您主要致力于研究信息技术和项目管理的结合,尤其关注建筑行业里的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项目管理及其信息化的研究,能给我们简单谈谈吗?

  A:建筑行业不同于生产批量产品的制造业,每个建设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建筑物通常会有二十几个工种参与其中,涉及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个零部件/构件。如果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工种没有很好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就会出现误工、误工、浪费和低效情况,同时还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垃圾和污染。很多的研究表明,建筑业是劳动生产率和效果最差的行业之一。

  Q:在您看来,造成这个行业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A:这个行业落后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够,信息化和工业化程度非常低,建筑业在研发的投入不到产值的1%,汽车和制造业则为3.5%-4.5%。另一个方面,如前所说,建筑业的专业分工极其精细,专业风格各不相同,建筑师看不懂电气图纸,结构工程师也看不懂水暖电的图纸。就是说这个行业本身就有一种割裂性,就好比接力过程当中,任何一个接力棒出现问题,整体效果就可能失败。整体上来讲,很难形成整体高效率的团队合作,也很难有高效能的产品/服务。

  Q:那么您认为这个行业的改变路在哪里?BIM技术在这场变革中会起怎样的作用,其核心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A:低效、浪费的建筑行业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BIM等突破性技术的出现有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革。一系列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会引起整个建筑行业发生彻底的变革。2016年5月“达沃斯经济论坛”和波斯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集成化开放性的BIM技术是对这个行业影响程度最大,也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技术。

  BIM技术怎么会起这么大的作业,就须要理解BIM的起源和概念。过去我们对一个建筑物的了解,就是用2D的图纸,用自己的专业语言来进行描绘。而BIM技术是用计算机语言描述,BIM技术特有的“所看即所得”,使产品的每一个构件突破专业限制所有的人都看得懂,并且有数字性的参数和属性定义,也就是说有数据库可以进行优化比较分析。在整个生产过程当中,这个数字化的模型不断地被完善,不断地被充实和应用。生产结束以后,它就变成一个关于这个产品的数据库,一个知识库。BIM的核心价值和意义在于它能够把整个建筑产品和生产过程变成数字和实体的紧密融合,使客户广泛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生成的对象和过程可以实现数字化,上下游、总包和分包的合作更加紧密和透明。

  这就可以在建筑业逐步实现前面所说的三个变革趋势,使建筑业彻底变革成为可能。国外已经有“BIM designer”全新的专业岗位,该岗位下分四个等级,包括modeler(建模员),technician(技术人员), coordinator(协调员)以及manager(管理员)。可以会看到对人员结构的变革。

  :BIM的核心价值和意义在于它能够把整个建筑产品和整个生产过程变成数字和实际的紧密融合,把生成的对象全部数字化。你可以看到它与以前的商业模式之间的区别,这种突破性技术可能引起原有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新的岗位会出现,旧的岗位会消失,如“BIM designer”在这个“designer”下面分四个等级,包括modeler(建模员),technician(技术人员), coordinator(协调员)以及manager(管理员),这些等级逐渐成为一个新的专业岗位。在迪斯尼的项目上,如果你有三年以上的项目经验,在中国的年薪可以达到80万至90万人民币,这还是去年的数据。

  Q:那学校应该怎样发挥自身的作用呢?

  A:培训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BIM都会是这建筑业的“风口”。在这个行业里,你若不认清这个趋势和方向,不掌握这个技术,是很难有未来的。与行业发展相比,BIM人才的培养还远远不够,现在这个缺口还非常大,急需学校和社会上专业学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做出贡献。我现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和帮助国家做一系列与BIM培训教育有关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制定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的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作为建设教育协会BIM专委会的副主任组织编制高校BIM课程的设计和实验室建设导则,努力促进学校在BIM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Part 3 亟待革新的商学教育

  “管理的基本前提、对象不一样,管理的理论和范式就会不同,商学院的教育也会不同,在创新创业和数字经济发生飞速变革的今天。管理教育的中学院的老师跟学生之间,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递的过程或培养一个熟练工人的过程,而是创造一个不断创新,协同探讨新的商业范式和变革的过程。”

  Q:在这种飞速变化的商业社会中,商学院的教育,比如MBA、EMBA的教育,您认为他们需要关注什么?

  A:商科和管理学教育总是是一个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领域。在今天的社会当中,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商学院教育最受关注的一个热点。每次的AMBA年会当中,创新和创业都是热切讨论的一个主题。

  另一方面,在商学院教育中你一定会发现对信息和通信技术影响下的商业模式的探讨,这也是一个持续不断探讨的热点。这两个主题正如“create creative business with data”和“create creative business with customer”所体现的,商学院研究会越来越关注信息经济、信息社会对商业范式的改变,会越来越体现出数字和实体的紧密融合对商业的变革的影响。

  Q:一方面大家都在探讨新的商机,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信息化的趋势?

  A:是的,一方面是有什么新的商业机会,那就要把客户跟产品服务和产品资源结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你会看到数字和实体紧密融合的需求,比如数字经济、数字商业模式、“互联网+”以及“工业4.0”等等,你会发现这些也成为了商学院教育的主要探讨点。每一个客户都期待独一无二的产品,从衣服到汽车,各个方面。

  过去商学院教的,或者我们经常关注的是“在一条流水线上,三分钟一辆车能不能变成一分钟一辆车”、“库存能不能变到最低”、“经济建设能不能做到最好”这些问题。而现在我们越发关注的是,怎么样才能创造一个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的生产方式。传统理论和传统范式的研究所依据的基本假设与今天相比有很大差异,这是一个商科和管理教育中的根本改变。

  Q:现在这个基本范式里的管理对象已经和前面不一样了?

  A:是的,就比如Google、Facebook的员工,他们上下班是自由的;但传统的汽车行业多是打卡制度,因为一个人不来就意味着流水线要停下来。今天,知识工作者可以在家办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有创造性思维,这种企业式的知识工作者跟过去完全不一样。管理的对象、流程与过去已经完全不同,这些基本前提的改变会使管理的理论和范式不同,商学院的教育也应该不同,它会在创新创业和数字经济当中发生一些天翻地覆的变化。商学院的老师跟学生之间,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递的过程或培养一个熟练工人的过程,而是创造一个新的商业范式的过程。

  Q:从这点上来说,商学院教育要做出哪些改变呢?

  A:要做出改变的地方很多,但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变需要系统整合的。目前至少要坚持一个思路,就是接地气。像我刚才提过的创新创业是现在最热的话题,很多商学院也开设相关主题的课程或培训项目,但大多都限制在案例分析、沙盘演练、小组讨论或教授讲解的形式中,对真正想创业的那些人来说作用有限。其实如果商学院能够为创业者尽可能提供多的实战机会和经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目前,这样去做的商学院还太少。

  Q:您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

  A:我觉得企业家精神就是“敢于和善于去面对商业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和挑战”。这种精神很如我们EMBA每年都挑战的“戈赛”,

  戈赛是跑步的升级,在非常严峻比赛环境中——绵延地表上是无垠的黄沙、峭石,整个地面一片土黄,不见一星半点的绿色——参赛的EMBA学员和企业家们要超越生理的极限,在苍茫天地间感受“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在内心深处找寻让生命得以攀援向上的巨大能量,从而以更积极、更健康、更持久的动力去拥抱生命中更高的挑战。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人民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