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漂一族的回忆中,总有几次搬家的忙乱记忆:因为换工作搬家、因为省钱搬家,因为想要住得更好搬家,因为恋爱搬家,因为失恋搬家,因为成家搬家……在寒冷或炎热的北京,跟随中介一次又一次敲开陌生的房门,然后在某个清晨或傍晚,举家迁移。
每搬一次家,都是人生的一次进阶,伴着搬家,成长了,成熟了,然后习惯了。
北漂:青春被迫迁徙的那些年
没有在北京租过房搬过家的人,没有资格谈北漂。北漂3年的王芳(化名),在第四次换房搬家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2014年7月,刚到北京时为了省钱,和4个同学合租了一个30多平的一室一厅,租金800元。客厅和卧室各有一个上下铺。刚从学校毕业的她并没有觉得不习惯。真正不习惯的是,每天早上挤地铁,排在长长队伍中的等待和煎熬,以及挤压在一群陌生人中的无奈。
2015年初,过完春节,王芳换了工作。为了减少在地铁上来回奔波的时间,她花了1300块合租到离公司20多分钟车程的地方。然而,新公司的氛围和加班文化她并不喜欢。艰难地熬了2个月后,她选择离职,在新租房的附近找了另外一份工作。
2017年初,租房的房东卖了房,王芳不得不再次搬家。
像王芳这样两年多搬四次家的北漂族不在少数,有网友曾表示北漂5年搬家10次,令人唏嘘。58同城数据研究院显示,北漂租客一年内搬家的比例高达62.75%。
因为工作、因为生活,庞大的北漂一族,从一个房辗转到另一个房,青春就在这一次次辗转中,变成动荡的记忆。
租房越久,越不爱搬离
从一个区域搬到另一个区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漂八年尚未买房的小陈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东西不多,拾掇拾掇,就搬走了。后来,东西多了,要叫朋友帮忙。再后来,和女朋友住,东西就更多,搬家一定要叫车。搬家之前要收拾打包几天,搬家之后,还得再忙活几天。北漂八年,他搬了5次家,现在他再也不想搬家了。
58同城2016年上半年租房市场报告曾显示,在搬家频率上,18.82%的高租龄人群平均5年以上才会搬家一次。
租房越久的人,越不爱搬家,这并不难理解。
在北京9年,谭杰搬了6次,现在他在回龙观的一家公寓里住了两年多。他告诉记者,年纪大了,就不想搬家了。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如果地方不算太差,就会选择继续住。搬家,一来找到合适的房特别辛苦,二来,搬家不仅累,还意味着一笔比较大的开支,比如中介费、押金、搬家费以及部分家具和居家生活用品的购置费等。搬一次家,不仅累人,还费钱。现在,我能不搬,就不搬。
随着租龄的增加,从心理上,很多人越来越倾向于稳定的生活。高租龄人群工作和生活状态已经趋于稳定,搬家则面临着很多实际的问题:东西太多,费用太贵。搬一次家身心俱疲,不如在所熟悉的环境里,去体验稳定的家的感觉。
虽然居住的房不属于自己,但因为久居,这里的记忆属于自己,这里的平淡生活属于自己,那些布置完新房间的喜悦、每天晚餐之后睡觉之前的短暂闲适感、一次次出差归来的安稳都让人不舍离去。
漂出来的“中产阶级”错觉
时间久了,85后的租客越来越习惯迁徙生活,从上一个“家”到下一个“家”,环境会越来越好,房屋配备也会越来越高,从底层生活圈慢慢晋级的过程,会让人有一种自己已经是中产阶级的既视感。
张勇到北京第一个月住的是500块每月的床位。在北京6年,他的住处从龙泽的平房搬到十里河的老房子,再搬到双井三环边的大主卧,每月支付的租金从最初的500元涨到了3200元。
“每月花3000多租房,我妈都觉得不可思议,老家像我这样的人,月收入才3000多。现在收入增加,年纪也不小了,虽然还是买不起房,但也想让自己住好点,毕竟工作也很辛苦。3000多的房,其实也是合租,但整个居住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宽敞、明亮带独卫,感觉生活品质一下就上去了。”张勇告诉我们。
不断上涨的高额房价使不少年轻人放弃了买房的奢望,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花更多钱租更好的房来改善生活,成为了他们共同的选择。
58同城数据研究院显示,未来3-5年,60.26%人群会选择继续租房;面临“500万买房过50年还是500万租房过50年”这个问题时,13.41%白领租客选择了后者。
因《奇葩说》走红的姜思达拥有一段丰富的租房史,他曾说:我们的居住史,就是我们生活理想和收入现实相制衡的奋斗史。刚踏入社会,收入低,我们可以和十几人挤在一个屋檐下,为梦想奋斗得热火朝天。随着收入的增加,我们毅然决然地告别略显拥挤的空间,住进更加明亮宽敞的房子,进入我们人生的另一个旅程。
从海淀到朝阳,从通州到密云,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一车车行李在路上,一段段青春也在路上。迁徙成常态,稳居成奢望,这不是一个人的北漂青春,是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北漂青春。